一、 專業名稱及代碼
舞蹈表演(專業代碼:750202)
二、 入學標準:
小學畢業或具有同等學歷
三、 基本學制
6年
四、 培養目標
本專業堅持立德樹人,面對文化藝術行業,培養從事舞蹈表演工作,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行業人才。
五、職業范圍
序號 |
對應崗位(代碼) |
職業資格證書 |
專業技能方向 |
1 |
舞蹈演員
(2-09-02-04) |
1、全國普通話等級證書(二級乙等及以上)
2、不同考級中心舞蹈教師資質證; |
表演藝術類
(6502) |
2 |
群眾文化活動服務人員
(4-13-01) |
說明:可根據區域實際情況和專業(技能)方向取得1個或2個證書。
六、人才規格
本專業畢業生應具有以下職業素養,專業知識和技能。
(一)職業素養
1.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,能自覺遵守行業法規、規范和企業規章制度。
2.熱愛生活、熱愛舞蹈事業,樹立畢生從藝的職業理想。
3.具有刻苦學習、頑強訓練、團隊協作的精神。
4.了解地域和民族風情,具有較好的人文素養。
5.養成善于觀察、勤于思索、樂于探索、勇于創新的習慣和品質。
6、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。
7、樹立正確的文藝觀和審美觀,自覺堅持為人民服務、為社會主義服務。
(二)專業知識和技能
1.掌握舞蹈表演的基本特點和基礎理論。
2.具備身體控制、跳轉翻等各項舞蹈基本技能。
3.具備運用肢體表現舞蹈語匯,呈現藝術作品的表演能力。
4.具備初步的藝術審美和舞蹈鑒賞能力。
5.具備初步的舞蹈輔導和參與社會文化活動能力。
6.具備初步的舞蹈編排能力。
(三)專業(技能)方向——中國舞表演專業
1.具備扎實的中國舞表演基本能力。
2.具備較好的民族民間舞表演能力。
3.具備毯子功技術技巧。
4.初步掌握中國古典舞身法韻律風格。
5. 具備理解作品和表現作品的基本技能。
6. 具備學習音樂所必須的基本知識,積累音樂語言,提高音樂素養。
七、主要接續專業
高職:舞蹈表演
本科:舞蹈表演、舞蹈教育、舞蹈學、舞蹈編導、體育舞蹈
八、課程結構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語文、思想政治、英語、數學、歷史、地理、藝術、體育與健康、語音、信息技術 | |
|
|
|
|
 |
|
|
|
|
|
|
|
 |
|
|
|
{{
九、課程設置及要求
1.本專業設置分為公共基礎和專業技能課
2.公共基礎包括:語文、思想政治、英語、數學、歷史、地理、藝術、體育與健康、語音、信息技術。
3.專業技能包括:專業核心課、專業技能理論課和專業選修課,實習實訓是專業技能教學的重要內容,含校內外實訓,頂崗實習多種形式。
(一)公共基礎課
序號 |
課程名稱 |
主要授課內容和要求 |
參考課時 |
1 |
語文 |
依據《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》開設,并注重在職業模塊的數學內容中體現專業特色。 |
566 |
2 |
思想政治 |
依據《中等職業學校經濟政治與社會教學大綱》開設, 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。 |
362 |
3 |
英語 |
依據《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》開設,并注重在職業模塊的數學內容中體現專業特色。 |
566 |
4 |
數學 |
依據《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學大綱》開設,并注重在職業模塊的數學內容中體現專業特色。 |
498 |
5 |
歷史 |
依據《中等職業學校歷史教學大綱》開設,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密切相關。 |
332 |
6 |
地理 |
依據《中等職業學校地理教學大綱》開設,并注重在職業模塊的數學內容中體現專業特色。 |
136 |
7 |
藝術 |
依據《中等職業學校藝術教學大綱》開設,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密切相關。 |
34 |
8 |
體育與健康 |
依據《中等職業學校體育與健康教學大綱》開設,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密切相關。 |
64 |
9 |
語音 |
依據《中等職業學校語音教學大綱》開設,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密切相關。 |
34 |
10 |
信息技術 |
依據《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》開設 |
34 |
(二)專業技能課
1.專業核心課
序號 |
課程名稱 |
主要授課內容和要求 |
參考課時 |
1 |
專業核心課 |
中國古典舞基訓 |
具有較全面扎實的舞蹈基本技能、技巧以及與相聯系的中國舞風格、韻律、音樂感、和藝術表現力。 |
1320 |
芭蕾基訓 |
具有較全面扎實的芭蕾基本技能、技巧以及與相聯系的中國舞風格、韻律、音樂感、和藝術表現力。 |
340 |
舞蹈武功課 |
全面提高速度、靈敏度、力度、柔韌度、幅度及協調性和控制能力等方面的身體素質,掌握正確的毯子功基本技術技巧。 |
476 |
舞蹈劇目 |
掌握舞蹈表演元素,表演小品,經典舞蹈劇目,舞蹈片段等,具備理解作品和表現作品的基本技能。 |
160 |
中國民族民間舞 |
訓練漢、藏、蒙古、維吾爾族、傣族等民族民間舞的,初步掌握各民族民間舞蹈的風格、韻律及特征。 |
588 |
中國古典舞身韻 |
通過對頭、頸、胸、腰、胯和肩、臂、腕、掌、指以及膝、踝、步進行嚴格的訓練和要求使學生懂得并能自覺的掌握“以神領形、以形傳神”的本領,為能夠具備將形、神、勁、律高度融合的基本技能。 |
136 |
視唱練耳 |
掌握學習音樂所必須的基本知識,積累音樂語言,提高音樂素養,增進學生對舞蹈音樂的理解能力,為更好的運用肢體語言打下良好的理論基礎。 |
68 |
2、專業理論課
序號 |
課程名稱 |
主要授課內容和要求 |
參考課時 |
2
|
專業理論課 |
樂理 |
掌握音樂基本理論知識并能融入舞蹈專業的學習,能賞析具有代表性的音樂和舞蹈等音樂作品 |
68 |
舞蹈教學法 |
掌握舞蹈教學的基礎理論和教學方法, 提高學習興趣,培養學習的教學實踐能力,掌握舞蹈教學的特有規律 |
30 |
舞蹈作品分析 |
通過以提問、對話、欣賞、交流等方式,從藝術和美學的角度去認識舞蹈、理解舞蹈, 培養舞蹈鑒賞力,陶冶藝術情操和樹立正確的審美價值取向 |
30 |
3、專業選修課
(1)表演課
(2)化妝
(3)編舞技法
4、頂崗實習
學生到舞蹈表演相關對應崗位進行綜合性實訓實習,是學生就業前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,由學校和實習單位共同組織實施,通過實習,使學生了解舞蹈表演行業一線創作、演出和人文環境,能運用所學知識和專業技能完成崗位工作任務,初步具備舞蹈表演的職業實踐,要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,提高綜合職業素質,增強就業能力。
十、教學時間安排
(一)基本要求
每學年為52周,其中教學時間40周(含復習考試),累計假期12周,周學時一般不低于28,頂崗實習按每周30小時安排,6年總學時數為6000—6600.課程開設順序和周學時安排,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。
高中階段實行學分制,以18課學時為1分,總分不得少于170,軍訓、入學教育、畢業教育等活動以1周為1學時,共五分。
公共基礎課學時約占學時的1/3,根據行業人才培養和實際需要在規定的范圍內適當調整,必須保證學生修完公共基礎課的必修內容和學時。
專業技能課學時約占學時的2/3,在確保學生實習總量的前提下,可根據實際需求集中或分階段安排實習時間,行業企業認可實習應安排在第一學年。
課程設置中選修課,占總學時的比列10%。
(二)課程安排與時間
課程
類別 |
課程名稱 |
總學時 |
初中階段學時 |
學期(初中階段) |
高中階段 |
學期(高中階段) |
1 |
2 |
3 |
4 |
5 |
6 |
學時 |
學分 |
7 |
8 |
9 |
10 |
11 |
12 |
公
共
基
礎
課 |
必
修
課 |
語文 |
566 |
408 |
68 |
68 |
68 |
68 |
68 |
68 |
158 |
32 |
34 |
34 |
30 |
30 |
30 |
|
思想政治 |
362 |
204 |
34 |
34 |
34 |
34 |
34 |
34 |
158 |
20 |
34 |
34 |
30 |
30 |
30 |
|
英語 |
566 |
408 |
68 |
68 |
68 |
68 |
68 |
68 |
158 |
32 |
34 |
34 |
30 |
30 |
30 |
|
數學 |
498 |
340 |
68 |
68 |
68 |
68 |
34 |
34 |
158 |
28 |
34 |
34 |
30 |
30 |
30 |
|
歷史 |
332 |
204 |
34 |
34 |
34 |
34 |
34 |
34 |
128 |
18 |
34 |
34 |
30 |
30 |
|
|
地理 |
136 |
136 |
34 |
34 |
34 |
34 |
|
|
|
8 |
|
|
|
|
|
|
藝術 |
34 |
34 |
|
|
|
|
|
|
|
2 |
17 |
17 |
|
|
|
|
體育與健康 |
64 |
|
|
|
|
|
|
|
64 |
4 |
17 |
17 |
15 |
15 |
|
|
語音 |
34 |
|
|
|
|
|
|
|
34 |
2 |
34 |
|
|
|
|
|
信息技術 |
34 |
|
|
|
|
|
|
|
34 |
2 |
|
34 |
|
|
|
|
計分 |
2626 |
1734 |
|
|
|
|
|
|
892 |
148 |
|
|
|
|
|
|
專
業
核
心
課 |
專
業
實
踐
課 |
中國古典舞基訓 |
1320 |
680 |
|
|
170 |
170 |
170 |
170 |
640 |
74 |
170 |
170 |
150 |
150 |
150 |
|
芭蕾基訓 |
340 |
340 |
170 |
170 |
|
|
|
|
|
18 |
|
|
|
|
|
|
舞蹈武功課 |
476 |
476 |
102 |
102 |
68 |
68 |
68 |
68 |
|
26 |
|
|
|
|
|
|
舞蹈劇目 |
160 |
|
|
|
|
|
|
|
160 |
8 |
40 |
40 |
40 |
40 |
|
|
中國民族民間舞 |
588 |
274 |
|
68 |
68 |
68 |
68 |
68 |
314 |
32 |
68 |
60 |
60 |
60 |
|
|
中國古典舞身韻 |
136 |
68 |
|
|
|
|
34 |
34 |
68 |
8 |
34 |
34 |
|
|
|
|
視唱練耳 |
68 |
68 |
34 |
34 |
|
|
|
|
|
4 |
|
|
|
|
|
|
專業
理論課 |
樂理 |
68 |
68 |
34 |
34 |
|
|
|
|
|
4 |
|
|
|
|
|
|
舞蹈教學法 |
30 |
|
|
|
|
|
|
|
30 |
1 |
|
|
|
|
30 |
|
舞蹈作品分析 |
60 |
|
|
|
|
|
|
|
60 |
4 |
|
|
30 |
30 |
|
|
專業實踐課 |
選
修
課 |
表演 |
30 |
|
|
|
|
|
|
|
30 |
1 |
30 |
|
|
|
|
|
化妝 |
30 |
30 |
|
|
|
|
30 |
|
|
1 |
|
|
|
|
|
|
編舞技法 |
15 |
|
|
|
|
|
|
|
15 |
1 |
15 |
|
|
|
|
|
社會實踐 |
150 |
|
|
|
|
|
|
|
150 |
204 |
|
|
|
|
|
150 |
總學時總學分
總計 |
6107 |
3738 |
|
|
|
|
|
|
2358 |
350 |
|
|
|
|
|
|
說明:本表不含軍訓、入學教育、畢業教育教學安排,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,靈活設置,在實施過程中,根據學校實際或學生升學等不同的學習意愿,對課程設置及課時、學分適當調整。
十一、教學實施
(一) 教學要求
根據學生入學年齡偏小,文化基礎薄弱的實際情況,公共基礎課應在加強基礎知識教學的前提下,提高學生文化素養、既為學生的專業學習服務、又為學生的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打好基礎。要從學生實際出發,結合專業特點,努力進行教學改革,從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,努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,提高公共基礎課教學的有效性,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職業的形成。
推行工(演)學結合,努力實現教學內容和職業標準,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的對策,要在加強專業基礎教學的同時,強化對職業崗位技能的訓練,根據舞蹈表演專業特點,加強教師的專業示范和個別指導,通過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模式,促進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步增長,確保專業教學既滿足職業崗位的需求,又為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。
(二) 教學管理
在總結傳統教學的基礎上,加強專業教學的科學化、規范化、制度化管理,根據舞蹈專業和學生年齡的特點,加強專業教學的安全保護措施,建立教學過程管理的有效機制,確保課堂技能訓練的合理密度和強度,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,研究制定工(演)學結合、頂崗實習更加切實有效的管理辦法,從實際出發,改進舞蹈表演專業的評價機制,促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。
(三) 建立改進機制
學校將明確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工作的實施細則,成立修訂工作領導小組,聘請高校專家,邀請在校生代表、畢業生代表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定期改進工作。廣泛開展社會調研,走出校門,征求意見與論證。明確每次修訂工作的主要任務和要求,討論、修改、意見反饋,報學校審核實施,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,使培養方案更加具體、明確、切實可行。
1、完善管理機制
由教研組、任課教師構成教學執行組,建立學校學術委員會教學督導評估組,構成執行與督導組織框架。制定和完善教學制度、課程標準、評價標準等管理文件,規范教學活動。制定教學督導工作條例,規定檢查督導的主要職責、日常工作及定期聽課評課的要求,考核計酬等,不斷提高教學質量。
2、建立評價機制
依托督導小組檢查、學生信息收集、專家論證、學生座談以及教學測評,及時掌握監控教學運行過程,評估教學活動,及時糾偏,評價結果與教師評先評優、績效掛鉤。建立畢業生跟蹤調查反饋機制,及時掌握畢業生就業去向和就業質量、畢業生就業滿意度和工作成就感、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滿意度等,對反饋信息進行統計分析,并形成分析報告,結合教學診斷與改進、質量年報等信息保證人才培養的質量。
十二、教學評價
建立“知識+技能+實踐”的教學評價內容體系,外部評價與自我評價相結合,強化素質和能力培養的成績評價導向;注重形成性評價和過程性考核,完善平時成績評定制度和專業能力評價標準,突出專業核心能力和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核評價;實行多形式學習考核,建立行業、企業和社會評價共同參與的多元評價機制。
1.專業(技能)課程的專業基礎、核心、拓展模塊學習評價,專業課程“以學生發展為中心”,采用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模式,既關注學生專業能力,又關注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,既要加強對學生知識技能的考核,又要加強對學生課程學習過程的督導,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,促進教學過程的優化。
(1)過程性評價
對具體學習(工作)項目過程中的表現評價,包括:對專業知識的綜合運用、技能的掌握、解決問題的能力、學習和參與項目的態度、職業素養、語言文字表達、溝通合作、安全意識、規范操作、勞動意識、獲得的實踐經驗等方面來進行考核評價。
(2)終結性評價
主要用于考核學生對課程知識的理解和掌握,通過完成項目、作品呈現進行考核評價。
(3)課程總結評價
過程性考核評價成績、終結性考核評價成績,按一定比例計入課程期末成績。
2.專業(技能)課程的專業實踐模塊學習評價
由指導老師和實訓基地指導教師組成的考核組,主要對學生在教育實習期間的勞動紀律、工作態度、團隊合作精神、溝通協調能力、教案設計、教學能力和活動任務完成等情況,進行考核評價。
十三、實訓實習環境
本專業現有實訓(實驗)室面積為3200平方米,有教學儀器設備500臺(套),包括20間舞蹈實訓室、1個多功能廳和1實驗劇場,舞臺燈光音響設備1余件(套),以及不同類型的舞蹈及影視表演服裝道具等1500余套(件)。
(一)專業教室基本條件
專業教室一般配備鋼琴、多媒體設備、把桿、地膠、練功鏡、民族樂器等基礎設施和安全的全覆蓋網絡環境。安裝符合緊急疏散要求、標志明顯的應急照明裝置并保持良好狀態,保持逃生通道暢通無阻。
(二)校內實訓室
校內實訓室建有集舞蹈表演教學、實訓與演出為一體的校內綜合性實訓場館,建立管理制度,配備有實踐經驗的實訓員,演藝廳符合建筑聲學、應急照明、安全疏散等要求。
教學
設備
基本
情況 |
實訓室名稱 |
數量 |
設備清單(名稱、數量) |
舞蹈基本功實訓室 |
10 |
鋼琴、多媒體設備、把桿、地膠、練功鏡 |
舞蹈劇目實訓室 |
3 |
鋼琴、多媒體設備、把桿、地膠、練功鏡 |
技術技巧實訓室 |
3 |
鋼琴、多媒體設備、把桿、地毯、練功鏡 |
民族民間舞實訓室 |
4 |
鋼琴、多媒體設備、把桿、地膠
練功鏡、民族樂器 |
實驗劇場 |
1 |
燈光、音響、桁架、幕布設備、LED屏幕 |
多功能廳 |
1 |
鋼琴、多媒體設備 |
(三)校外實訓基地
校外實踐基地是提高教學質量、提升學生教育技能不可缺少的寶貴資源。我們一方面要保證現有實踐基地持續性和合作性, 另一方面要積極拓展其他校外實踐基地,學校已與廣東省歌舞劇院、惠州歌舞劇院有限責任公司、廣東省英德市歌舞團、湖南省話劇團、衡陽市東方神韻藝術學校、衡陽市歌舞劇團有限責任公司、衡陽市平衡藝術學校、湖南省歌舞劇院、常寧市歌舞劇團有限責任公司、廣東開陽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等企業開展校企合作,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。
十四、專業師資
我校舞蹈表演專業現有教師25人,其中專任教師23,兼職客座教授2人。學歷結構和職稱結構上,本科學歷25人。正高職稱1人,副高職稱4人,講師職稱6人,助講職稱14人。為更好地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產業升級的需求,打造一支政治思想素質優良、業務素質過硬、理論與實踐結合、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教師隊伍。預計引進2名舞蹈表演專業具有碩士學歷的教師,培養4~6名骨干教師,聘請在舞蹈表演專業具有影響力的兼職教授1~2名。
十五、其他
依據教育部《中等職業學校目錄》《教職成(2004)4號》,舞蹈表演專業含有中國舞表演、芭蕾舞表演、國際標準舞表演、現代舞表演、歌舞表演五個專業(技能)方向,本標準僅用于中國舞表演專業方向。
|